我认为都不是,而是所有的创业都走错了方向。现在所有的生鲜电商重点都其实是在“电商”上,而对于“生鲜”产业链本身的渗透少之又少。
事实上,“生鲜电商”这个提法就注定了这类企业都无法成功, “电商”的本质在流量思维,而“生鲜”的本质是产业链思维。事实证明,得生鲜产业链者生,不得者死。所以,本质上说,只有“电商生鲜”才能够存活。
对于过去的“生鲜电商”,大部分企业的重点都集中在电商的运营,流量的转化,最多再谈到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等等问题上,仿佛只要有足够的流量,足够的用户,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,生鲜电商就从此踏上康庄大道。
但事实上,这样一家家很懂得流量运营的生鲜电商公司,都已死掉,或者半死不活了。所以钛媒体那篇文章《生鲜电商创业彻底死了,赶紧找个巨头嫁了吧》一一列举的那些创业死亡案例,都没有错,但是作者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,本质就在于,生鲜电商的生死命脉,不在电商上,而是在生鲜上。
而对于整个生鲜产业链生态而言,又是得标准者生,不得者死。所以,除了冷链物流的搭建,对于上游农产品的标准化,才是更大的挑战。
因为冷链物流再难,也是在一个封闭可控标准化的体系里,只要有钱、有人、有耐心,总是可以建立起来。而农产品的标准化,因为面对的是成千上万情况各异的农户,操作起来的条件之复杂,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。
但是产品的标准化又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,这也是为什么生鲜电商往往开始都是和国际大企业合作的原因,例如新西兰佳沛的奇异果,美国新奇士的橙类产品,北美driscolls的莓类,美国西北樱桃协会,美国加州樱桃协会,丹麦皇冠猪肉产品等。
为什么农产品的标准化这么重要?在购买生鲜时,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困扰:这次和上次买的怎么的不一样?上次的好像更好吃一些。但具体要说出怎么个不一样,为什么更好吃,似乎又说不出个所以然。
这就是农产品的“非标”问题。农产品作为一种非标品,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,每个人的口感偏好和对产品的心理预期都有所差异。
而这个问题放到线上,就会被进一步放大。因为消费者没法亲自挑选生鲜产品,当收到不符合预期的产品,就会产生质疑:是不是平台故意把次品发给我了?这时候,口味不一致的问题就上升到了质量不过关的判定,这样的体验下,消费者会更倾向于线下看得见摸得着的购买方式。
所以,外形、口感、品质不稳定的生鲜产品,是很难留住消费者的。尤其在线上生鲜市场渗透率只有3%的情况下,“非标”问题就显得更为严峻。
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,农产品从种植、分类筛选、加工处理、到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。上市出售的产品,从外形到口感都必须符合标准。每一颗水果的规格、品质都经过分类筛选,同一级别的水果各项指标均相同,所以进口水果通常都是论“个”售卖的,而不是像国内按“斤”出售。
拿苹果来说,国外超市里的苹果几乎大小统一、甜度相同,首先在种植采摘前就会对仪器对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做抽样检测,达到数值才会采摘,采摘之后再经过红外线等设备进行分级,来确保同一批次的苹果达到统一的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