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为零售行业出身的苏宁金融共获得了11块牌照,包括第三方支付、消费金融、小额贷款、商业保理、基金支付、 基金销售、私募基金、保险销售、企业征信、预付卡、海外支付。
目前,京东金融具有小贷、第三方支付、保理和基金销售等牌照,而在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个人征信、消费金融等领域则两手空空。
在中国金融强监管的背景下,牌照正变得越发重要和稀缺。在2016年末国务院出台的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中明文规定:“互联网企业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不得依托互联网开展相应业务,开展业务的实质应符合取得的业务资质。”
除方便业务开展外,据知乎网友“楠爷”分析,获取牌照对于京东金融的好处是多元的:
目前京东金融的两大资产端业务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,主要是依靠ABS(资产证券化)的方式融资,虽然成本已经是市场化融资中的最低水平,但依然没有持牌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融资成本低。获取牌照将帮助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,有效利用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。
而在拆除VIE,获得纯内资身份之后,京东金融在谋求牌照方面将获得便利。
用京东官方的话来说,“(此举)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,并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。”
复制蚂蚁金服?
京东金融此番“脱离”京东集团之举,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年阿里巴巴拆分支付宝。
据2014年阿里巴巴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显示,阿里巴巴既有权获得蚂蚁金服三分之一的股权,也可以得到相当于37.5%股票市值的一次性补偿。在获得蚂蚁金服三分之一股权之前,阿里巴巴将始终有权主张37.5%的蚂蚁金服税前利润。
而京东方面的拆分手法几乎一致,京东集团将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的40%,如果中国相关监管法规许可,京东集团有权将其在京东金融的权利转换为京东金融40%的股权。
都是从电商巨头中孕育、壮大,继而剥离,蚂蚁金服A股上市传闻不绝于耳,京东金融的IPO动向颇受关注。